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的科学时代 > 第二十八章 少年中国说

第二十八章 少年中国说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他们每一个人,都承载着太多太多同胞们的希望。

北平四中学生如此,北平城所有中学学生如此,全中华之学生亦是如此。

时间流逝,上午十点,提前到达学校的一百二十余名第三学年高中生,参加由四中举办的开学典礼,校长齐梅阁和教务主任逐一致辞。

整个典礼讲述的东西很简单,一是让学生们不要参加集会和抗日游行活动,尽量确保自身安全,二是让学生们认真读书,不可懈怠,争取做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。

随着何梅协定已经过去将近两年,平津间的战争阴云已经弥漫,校长齐梅阁等学校领导自然能嗅到北平的空气之中,似乎都在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硝烟气息,日本人越来越不安分了。

致辞完毕,开学典礼结束,一众学生各自散去,开始忙活开学之初的繁杂事务。

第一要事就是交钱。

学费二十块大洋、学杂费十块大洋、食宿费二十块大洋、书本费二十五块大洋,四大费用共计七十五块大洋,余华从谭清那儿赚的辅导费用还没捂热乎,直接上给了学校。

不得不说,民国时期的学校,真不是一般人能读的,尤其是高中。

作为顶尖公立学校,北平四中的就读费用已经属于公立学校体系较低水准,一年下来总费用只有大约一百五十大洋左右,若是得到政府拨款较少的地区性中学和私立中学,那才叫一个贵。

当然,这一百五十大洋仅是学生最低消费,一日三餐皆在食堂就餐,若是要出去吃饭,一年费用少说两百大洋起步,三年下来总费用约为六百大洋左右。

六百!

一个看似渺小却又如同天文数字般的费用金额。

这个年代的普通民众一年收入多少?

北平作为首善之地,状况尚好,中学教师、工程师、编辑、记者、律师、普通政府职员和银行职员属中产阶级,一年之总收入按照不同职业划分,维持在四百元—一千二百元区间。

普通商贩、工人、车夫等阶级收入大约六十元—一百五十元区间。

看似很多,但别忘了这是北平。

若是放大到全国范围,少数富农和小地主一年不过三十大洋左右,仅能维持温饱,大地主算是小康,偶尔能吃几个月白面和米饭,类似徐锐的贫农家庭,一年到头别说钱,只要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吃上野菜汤就是天大的幸福。

交了钱,余华拿着缴费单前往教务处办理手续,接着前往宿舍办理入住,整个流程与后世开学基本一致。

北平四中属于全日制管理类型,学生需全日在校学习,非重急要事之外不得离校,每周周末有半日离校探亲时间。

到了宿舍办理完入住手续,今天开学要忙的事情基本宣告结束,今天开学第一天不用上课,余华拿着书本前往图书馆,继续处理假期作业。

比起教室,余华更喜欢图书馆安静而宽敞的环境。

到了西方样式的图书馆,里面已经有了不少学生正在自习和看书,大多是文学班学生,余华四下看了看,远离学生较多的区域,抱着书本往深处而去,找了一个较为偏僻的人少区域,轻轻坐在位置上,打开国文。

凭借上午一个多小时的自习时间,余华已经把算学和物理两门科目搞定,假期作业量不大,题型照样难不住他。

“这繁体可真的难认,先把少年中国说抄了。”余华翻开国文课本,国文假期作业要求有三,抄写师说、少年中国说,写一片最难忘之事作文。

抄写课文和写作文本质上是不难的,难的是结构复杂且生僻的繁体字,虽然白话文已经流传很久了,但官方依旧采用繁体字格式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北宋大法官干宋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朕乃一代圣君混在洪武当咸鱼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堡宗别闹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