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逍遥侯 > 第101章 我带你走

第101章 我带你走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李中易心如刀绞,把心一狠,承诺说:“我带你走!”反正周边都是他的老部下,做个局让费媚娘来个失踪,还是办得到滴。

到时候,孟昶如果硬要追究保护失职的责任,为了美娇娘,李中易甘愿丢官罢职,正好有闲工夫躲在暗处密谋不轨之事。

“亲我……”费媚娘喜极而泣,主动挑起了李中易的情火,一场鏖战不可避免。

可是,就在李中易有所动作之际,“轰隆……轰隆……”天摇地动,飞沙走石,山崩石裂。

“呀……”费媚娘吓得花容变色,尖叫出声。

地震?李中易起初一楞,接着一阵狂喜,简直是天赐脱身的良机啊,连理由都是现成的。

这林子虽密,却都是小树丛,他和费媚娘亲热的位置,正好是一小片草丛的正当中。

地震的时候,正需要待在空旷的地方,免得被倒塌的大树,或是飞石所伤。

大自然发威的魔力惊人,地动山摇的光景,好似人间末日一般,费媚娘吓得瑟瑟发抖。

李中易并没有特别的慌张,地震嘛,只要不被巨石或是粗大的树木砸到,其实也没那么可怕。

不过,李中易发觉被他笼罩在身下的费媚娘却吓得粉颊面无血色,樱唇发紫,浑身抖作一团。

这可不行啊,李中易心里有数,现在不可能仅用言语安抚住她,于是。他吻住她的唇,以分散她的注意力。

费媚娘原本僵硬的身子,在李中易的抚慰之下。渐渐变得绵软,心绪也稳定了许多。

整理好衣物后,李中易站起身子,朝外面刚走了几步路,就见姚洪满面是血,盔歪甲斜的从林子外面扑了进来,“香帅。香帅,您在哪儿?”

见姚洪急得满头大汗,李中易心里大觉宽慰。毕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嫡系人马啊,靠得住!

“我在这儿。”李中易停下脚步,奋力的招手,把姚洪唤到身旁。

姚洪扑到李中易的身前。一把抱住他的肩头。两只沾着血污的手,四处乱摸,直到确认李中易没事,他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,说:“谢天谢地,您没事,没事就好。”

“弟兄们都怎样了?”李中易已经有了心理准备,这么大的地震。肯定会损失惨重。

“唉,有十几个弟兄站在崖边。不幸……掉了下去……好在大家都是山民,知道不能藏在大石或是大树的下边,躲过了一劫……”姚洪汇报的情况,令李中易频频点头,这么大的地震,只损失了十几个人,运气确实不错了。

“抚恤的事,我会和夔王说的,一定从优。”李中易想了想,又补充说,“在朝廷的抚恤之外,每个家属再送去一百贯钱,作为我的一点心意。”

“多谢香帅。”姚洪倒没显得特别的激动,李帅的为人十分仗义,弟兄们谁不知道呢?

李中易把姚洪叫到僻静处,小声叮嘱了一番,姚洪的眼珠子瞪得比铜铃还大。

可是,姚洪啥都没问,出去找来惊魂未定的颦儿,和几个牙兵。

在李中易的帮助下,费媚娘露在外满的肌肤,都被涂抹上了泥土,她和颦儿一样,都乔装扮成普通的士兵。

在姚洪的亲自保护下,费媚娘和颦儿从小路下山,被直接藏进了辎重营的队伍之中。

李中易披头散发,满面血污的出现在孟昶的跟前,刚一见面,他就不顾礼仪的冲过去,抱紧了孟昶的身子,上上下下的四处打量,“陛下果真是圣皇下凡,这么大的动静,依然平安无事,没有神仙护佑,绝无可能啊。”

原本十分郁闷的孟昶,刹那间,倒让李中易给逗乐了,“唉,朕虽然没事,可是,朕的女人们死了不少啊……”一副惋惜难当的样子。

李中易一听这话,立觉机会来了,赶忙请罪:“陛下,天灾突然降临,贵妃她和身边的宫女,都被泥石流埋了进去……微臣没有尽到保护的职责,请陛下降罪。”

“唉,蕊娘能歌擅舞,做的诗词亦是绝妙之极,唉,可惜了啊,蕊娘跟了我这么些年,突然出了这么大的事,你又随行在侧,朕不能不狠狠的罚你。”孟昶显得很难过,居然淌下了眼泪,“原本,朕打算回去就册封蕊娘为皇后的,蕊娘,你竟然就此弃我而去了……”

李中易一阵恶寒,孟昶这货真不靠谱,昨晚还要封碧眼舞姬当皇后,如今惦记着旧情复燃啊!

好险,李中易的背心都湿透了,如果不是昨晚的阴差阳错,费媚娘怎么都不可能被他得手,老天爷待李某真心不薄啊!

按照孟昶的暗示,李中易这个四品的殿中少监,在任的时间,已经进入倒计时。

能够顺利的偷走孟昶的老婆,可以和绝代的尤物费媚娘相守在一块儿,李中易已是心满意足。

虚无缥缈的官位之类的东西,他完全不在乎,更不可能去计较什么。

孟昶不想继续待在让人做噩梦的天台山上,第二天一大早,就匆匆的带着众人,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。

回到成都后,在张业的主导下,经过两府的宰相和枢使共同商议,李中易遭到了严厉的惩罚。

李中易本是从四品上的殿中少监,一下子被连贬了八阶,降为从六品下的成都市令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朕乃一代圣君北宋大法官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我岳父是李世民宋时从梦华录开始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谍影凌云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
返回顶部